close

夏日花蓮輕旅行DSC_0379

         坐在慶修院充滿禪意的日式老屋木廊上,聽著蟬嘶在炎炎夏日的熱情懷抱裡,讓我感受到心靜的涼爽我喜歡聽著夏日蟬鳴,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單純、一種悠閒的呼喚,慢慢「旅行」的節奏,可以讓人感覺微風吹拂臉龐的速度,看著微風揚起的鯉魚旗,我的心也跟著風的方向飛翔,屋簷下掛著的晴天娃娃,彷彿也正開心的微笑著。

DSC_0370-1

           許多台灣人不清楚花蓮與日本人有著一種特殊的臍帶關係,我坐在慶修院的木廊上說著這一段「灣生」(即在台灣出生的日籍人)的故事,位於吉安鄉的慶修院是一座台灣少見的日式寺院,吉野村與慶修院的故事,是一段歷史揪心,吉野村是日治時代第一個官營的日本移民村,1917年,日本政府為了安定日本移民,創建吉野布教所(現慶修院),成為當時移居日人的宗教信仰中心之一;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日籍移民包括「灣生」必須全數返回日本國,當時已經在台灣生根的日籍移民,對於這片土地產生難以割捨的感情,有人成婚、有人產生青澀的愛戀、或是與台灣人成為莫逆好友,在「引揚」(返回日本國)的日子終於來臨時,許多家庭在家門口前拍著沒有笑容的全家福!甚至淚水都在眼皮下打轉,這樣有如生離死別的痛楚讓人聽了鼻酸,這些深刻的情感都變成藏在心底的「一生銜念」,不知道海洋那一方的人兒是否安好?而且這些灣生在返日後,又被鄙視為日本的次等公民,在日本甚至要隱瞞灣生的身分才不會被輕蔑…。直到1971年日方才開放灣生可以來台,灣生終於能夠回家;原來,在台日之間,真的有一群「哈臺」的毆吉桑、歐巴桑,這片土地是他們一輩子一定要再回來的第二個故鄉。

DSC_0381  

DSC_0373  

DSC_0377 

         或許,我身上住著一個老靈魂,我特別喜愛那些沒有隨著時間改變的老事物帶給我的溫度,離開慶修院後,我繼續開車前往大約10分鐘車程的「廟口鋼管紅茶」,這是一間營業超過60年的老店,是當地居民早餐與閒聊的場所。鋼管傳送飲料就是這家店的亮點,4支不鏽鋼管由到二樓穿過一樓天花板再延伸到飲料吧台,鋼管外層因為溫差的關係產生了冷凝水,店家解釋,這是一種雙層冷卻的概念,外層鋼管是將內管紅茶冷卻的冷凝水管,這樣「清涼鋼管」的設計超酷,也很環保。在炎熱的中午,真的需要「清涼的鋼管」為我送上一杯涼爽,喝上一口紅茶,茶味不是太厚,坐在吧台的位置,注意到這家小店的特殊「台式裝潢」,我好喜歡店家價目表下方一排的白色木櫃,簡單的木櫃造型是3個連續半圓拱門的造型,木櫃上貼著熱咖啡、烤土司、冰咖啡,我喜歡店內保留這樣的老式的台味的元素,這幾字洩漏出早年三款店內的人氣餐點,如今,店內的明星飲料就是鋼管內的紅茶、酸梅和杏仁,還有玻璃櫃內的長版的台式馬卡龍。

DSC_0348  

DSC_0344 

         在新城鄉還有一處具有時間表情的建築,教堂外型像是一艘充滿綠意的「諾亞方舟」。不過,讓人好奇的是,教堂入口處居然是一座日式鳥居,鳥居上寫著「天主教會」,讓人十分好奇眼前的衝突,其實,這些歷史痕跡也正透露出建築物的前世今生。1895年,清朝戰敗,台灣及澎湖在馬關條約中割讓給日本,隔年,日籍花蓮港守衛隊的新城駐兵,非禮當地一位玻士林社原住民少女,引起太魯閣諸社的憤怒,在漢人通事的協助下,玻士林社頭目率領各社壯丁將13名日籍官兵全數殺害償命,這就是史稱的「新城事件」,新城事件卻也揭開一場長達18年,日人討伐太魯閣族人的戰爭。當時日人為了要紀念一連串對太魯閣族征伐活動中陣亡的將士,遂於1937年在這裡建立神社安撫亡靈,日人激烈討伐太魯閣諸社原住民,並封鎖孤立太魯閣諸社,以將近2萬的兵力對付只有3千名可戰壯丁的太魯閣人,經歷2個月的戰爭,太魯閣諸社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被迫投降。直到1945年日軍戰敗撤台後,當地居民終於能發洩被日本人欺壓的怨氣,於是將神社拆除以表達對於日本人長期不滿的情緒,當時的神社只留下混凝土鳥居、石燈籠、石碑等。

DSC_0434

      1954年天主教會神父到新城地區傳教,應當地居民要求在原神社西面創立幼稚園,是花蓮縣內第一座幼稚園,三年後在東面興建神父會院;直到1964年,教會將此地買下,於是蓋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天主堂。現在被藤蔓爬滿的天主教堂,顯得特別的青綠,教堂外觀是整排粉紫色調的鑲嵌玻璃窗,醞釀出一種特別柔和的氣氛,推開教堂的木門,簡單的教堂拱頂營造出簡單莊嚴的氣氛,粉紫色的長型玻璃窗上方還有一系列訴說著聖經故事的鑲嵌彩繪玻璃,其中一面彩繪鑲嵌玻璃是原住民少女受天主教義感動的剎那,十分優雅。

DSC_0441  

IMG_5222  

DSC_0471  

IMG_5233-1  

DSC_0475

    我喜歡旅行,不喜歡旅遊,因為是旅「行」,所以,我的腳到、眼到、心也到,這是我在花蓮的日式漫旅行。

arrow
arrow

    ㄚ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